版權聲明:本文首發自瘦龍健康,中國肥胖問題的死磕俠,我已委托“維權騎士”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。
免責聲明:以下的文字,不做任何醫療建議,隻做信息分享,請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。
請隨意轉發到朋友圈,如需轉載請聯系後臺。
本文編輯字數3890字,預計閱讀時間,12分鐘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雞蛋是營養炸彈,是地球上最健康的食物之一。
可以煎著吃,炒著吃,煮著吃,蒸著吃,總之,怎麼吃都好吃。
作為一名雞蛋愛好者,每天早上叫醒我的,不是夢想,而是香噴噴的黃油煎蛋!
可是,愛刷抖音的媽媽沖到我和煎蛋的中間,厲聲喝道:
少吃點雞蛋,抖音上的專家說:吃雞蛋,容易得心臟病!
我的媽呀,前幾天我剛跟你辟謠過,雞蛋不會增加糖尿病的風險,今天你又跑來告訴我:
雞蛋吃多了,容易得心臟病?
突然,我覺得我有義務來為雞蛋君正名!廢話不多說,上數據!
哈佛大學研究:雞蛋和心臟病沒關系
雞蛋因為膽固醇含量高,在過去幾十年裡,雞蛋和心臟病的關系,一直是激烈爭論的話題。
今天,我們的順序改變一下,我先給大家分享一個最新研究,等會再來給大家扒那個抖音專家的研究。
2020年的3月,哈佛團隊在BMJ上發表了一項薈萃分析,研究雞蛋攝入量與心血管疾病風險之間的關系。
雞蛋研究這麼多,為什麼偏偏是它這麼優秀?不因為別的,就因為它很“規模大“。
這項研究有多大呢?它橫跨32年的時光,受試者來自3大衛生機構,共涉及近22萬人!
哈佛研究人員發現:雞蛋攝入量和心血管疾病(CVD),如心臟病、中風等的風險之間,沒有關聯。
受試者中,有8萬多名來自NHS的30-55歲的女護士、9萬多名來自NHSⅡ的25-44歲的女護士,和4萬多名來自HPFS的40-75歲的男性保健專業人員。
在研究開始時,他們都沒有心血管疾病、2型糖尿病和癌癥。
到研究結束時,研究者統計結果顯示,有14806例心血管疾病的發生,其中包括9010例冠心病,和5903例中風。
研究人員將受試者,按照雞蛋攝入量分組,以每月,我們發現:
隨著雞蛋攝入量的增加,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,並沒有隨之增加。
補充一下醫學統計學小知識:
如果括號裡的取值范圍,包括了參考值,這就說明,從統計學的角度來說,兩組,即實驗組和對照組之間,並沒有差異。
我們可以有信心的說,每天吃超過1個雞蛋的人,和一個月都可能吃不了1個雞蛋的人,心臟病風險沒有變化。
雞蛋和心臟病有關的研究真相
我們之前扒過一篇,2019年發表在JAMA上的一項研究, 它的結果顯示:每天攝入1.5個雞蛋的成人,患心臟疾病的風險,略高於那些不吃雞蛋的人群。
這跟我們哈佛這個研究,完全是矛盾的。
今天,我再來扒一扒這個研究。
大家都知道, 心臟疾病是一類復雜的,多病因的疾病,JAMA的那篇研究,隻關註了膽固醇和雞蛋的攝入量,而忽視了其他變量。
吃雞蛋多的人,其他也吃得多,有很多不健康的習慣
我們前不久剛扒過的一個研究,認為吃雞蛋,會讓糖尿病風險高60%。
而從數據來看,吃雞蛋多的人,除了雞蛋吃得多以外,他們酒喝的也多,但是運動和吃的蔬菜更少。
這就是現代營養學怪用伎倆,就是把相關性,混淆成因果關系。
大部分黑雞蛋、紅肉的研究,都是一樣的討論,利用這樣的技巧,詆毀低碳和紅肉。
吃雞蛋多的人,可能和得心臟疾病,或糖尿病的人是同一撥人,他們進食的食物更多,吃肉更多,喝酒更多。
但是,並不是因為吃的雞蛋多,所以才會得這些疾病。
導致心臟病等慢性病的原因有很多,比如年齡、遺傳因素、運動習慣和飲食方式等,而且很多慢性疾病,還互成因果關系。
撥開其他因素,雞蛋和心臟病不相關
哈佛最新的這個研究,除了考慮雞蛋攝入量以外,還考慮了與心臟疾病有關的其他變量。
研究人員分析了受試者的個人資料,發現那些每周吃更多雞蛋的人,其本身的BMI較高(更胖),在膳食中可能會吃很多不健康的食物,比如更多加工食品。
考慮到這一點,研究人員根據年齡、生活方式和飲食因素,對數據分析進行調整,再次進行分析。
但是,結果仍然顯示,雞蛋的攝入量,與心臟疾病風險之間,沒有聯系。
背後的真相,利益相關,權威輔助
這是我最喜歡的部分,這個雞蛋和心臟病相關的研究,最後有一個利益相關說明:
Wilkins博士是NGM Biopharmaceuticals的咨詢顧問,Mentz博士資金來源,有Akros,Amgen,AstraZeneca,拜耳,GlaxoSmithKline,Gilead,Luitpold,Medtronic,默克,諾華,雅培,安進,阿斯利康,拜耳,揚森,路易波爾登制藥,美敦力,默克,諾華和ResMed的酬金;並在安進,阿斯利康,路易波爾德,默克,諾華和勃林格殷格翰的咨詢委員會任職。
當你看到這麼多利益相關公司的時候,你有沒有其他想法呢?
另外,資金來源是美國心臟病協會,老朋友都知道了吧,這個我也不敢說什麼,因為他們已經建立了權威。
AHA一直是支持膽固醇和心臟病假說,還一直在詆毀飽和脂肪,但是,最近幾年,這個協會被很多國外專家質疑。
好了有些內容隻能點到為止,不敢多說。
最後,我奉勸一句,擔心心血管疾病,和糖尿病的朋友,與其戰戰兢兢地看著冰箱裡的雞蛋,倒不如停下嘴裡的垃圾食品,或者少吃一點,邁開久不運動的腿。
雞蛋營養豐富,膽固醇,不應該被冤枉。
最不該被冤枉:雞蛋和膽固醇
一枚小小的雞蛋,就包含了將一個細胞,變成一隻完整的小雞所需的全部營養素,不得不感嘆,母雞真是偉大的生物!
說雞蛋是地球上營養最豐富的食物之一,這不過分吧?
除了蛋白質(蛋白)之外,雞蛋的主要營養素,都集中在蛋黃中,但是仍有不少健身人士,減肥人士,乃至養生人士,棄蛋黃而食蛋白,嗟乎!
這吸收了天地之精華的蛋黃,被人詬病最多的,就是膽固醇含量太高。
各大養生欄目,看到有“雞蛋“、“膽固醇“的標題,不用往下看,我就知道,一定是專家,告訴你雞蛋吃多了有多可怕!
老朋友朋友都知道,膽固醇的迷思,已經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。
為了喚醒這些深受落後觀念毒害的朋友,今天我們再來為雞蛋和膽固醇這對CP正名一次!
人體每個細胞都需要膽固醇
膽固醇是我們人體的一種“建築材料”,每個細胞都需要它,來構成細胞膜,維持細胞膜的穩定,控制營養物質進出細胞。
它還是人體的“合成原料“,能夠合成類固醇激素,比如皮質醇、睪丸酮、雌二醇等。
而且,對消化脂肪非常重要的膽汁,也是以膽固醇為原料制造的。
除此之外,膽固醇還參與調節脂蛋白代謝,膽固醇是脂溶性的,不能在血液中單獨存在,必須依托脂蛋白這個載體。
當LDL在血液運輸的過程中,血液中過多的葡萄糖,會將LDL糖化,使得肝臟受體無法識別LDL,這個糖化的過程也將LDL變小變硬。
這個糖化的過程,也同時產生了氧化壓力,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,會導致組成動脈壁的細胞發生炎癥,炎癥會誘導白細胞前來清理。
白細胞會觸發一個惡性循環,會產生一種泡沫將更多小的低密度脂蛋白包住,將其氧化。
LDL則變得更小更硬,最終在動脈壁上形成了斑塊,使得動脈變得狹窄,硬化。
膽固醇、LDL不是心臟病的原因,它們隻是出現在現場,就好比救火隊員,變成了縱火犯一樣冤屈。
即使你不吃,身體自己也會制造膽固醇
人體內的膽固醇,有75%都是自身合成的,而隻有25%,來自於飲食,這25%絕大部分也會被排出體外。
也就是說,我們吃下的膽固醇,並不會直接影響血液中的膽固醇,這個很早以前就被那個ancel keys發現了。
一般情況下,身體會自動平衡膽固醇的量,吃的膽固醇多,體內合成的就少,吃得少,合成就多一些。
2015年的美國膳食指南指出,膳食膽固醇不再限制,國內也有專家辟謠,為膽固醇正名。
我們身體合成3000mg膽固醇,大約是14個雞蛋,300片培根,或者大約一斤黃油中的膽固醇數量。
現在想一想,你每天早上,為了血管健康,而省下的那枚水煮蛋,到底能夠為身體貢獻多少膽固醇呢?
你有必要為它擔心嗎?
關鍵的瘦龍說
雞蛋富含優質蛋白質,和各類礦物質、微量元素,利於人體吸收,還富含膽堿,是貨真價實的“超級食物“。
老人言,樹大了招風,人怕出名豬怕壯,沒想到,這麼可愛的雞蛋君,也承受了名譽帶來的甜蜜負擔。
通常,和雞蛋的負面新聞捆綁在一起的,就是被人們誤解了幾十年的膽固醇。
而黑膽固醇,黑雞蛋的論文,往往後面是那些支持素食的集團、公司,專家。
作為老百姓,不要輕易相信任何人,要相信身體的反饋,如果你吃雞蛋過敏,可以少吃。
但是,對於正常人來說,雞蛋是可以隨意吃的。
雞蛋中的膽固醇,是人體必需的,他真正的角色,其實是血管的“救火員“,隻有當血管有問題時,人們才會看到它的存在,但不要隨隨便便給它扣帽子,膽固醇心裡有苦啊!
其實,心血管疾病的幕後大boss,是高血糖、炎癥、血糖的大幅波動以及其它的氧化壓力,是他讓低密度膽固醇變壞,使我們的血管變硬變狹窄。
過高的血糖,同時還對血管壁具有破壞性,促使變壞的膽固醇進入血管壁上層組織,最終變成了斑塊,阻塞血管。
因此,如果你真的關心血管,就少吃點糖和淀粉吧,否則,就算你一輩子不吃雞蛋,也會得心臟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