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中,難免會磕磕碰碰
一不小心碰出瞭點小傷口、小水泡
你通常都怎麼做呢
“媽,我流血瞭……”
“媽,創可貼在哪裡?”
“爸,我受傷瞭,我媽呢……”
今天請專傢來給大傢講講
日常傷口的正確處理辦法
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傷口治療中心 陳可欣護師、石玉蘭主管護師
太長不看版↓↓↓
“
外傷後首要止血,止不住血立即去醫院。
輕度燒燙傷後用自來水沖患處,不能冰敷,不能刺破水泡,不能敷任何東西,重度燒燙傷請直接閃送醫院。
被釘子等金屬尖銳物(尤其生銹的)紮傷後要去醫院,可能要打破傷風針。
傷口局部使用抗生素對傷口愈合沒有好處。
用燈烤、電吹風吹傷口,會導致傷口愈合延遲。
換藥次數的多少和傷口愈合的速度不成正比。
這四類傷口容易處理錯
1
擦傷
擦傷是在摔倒或者發生碰撞後皮膚輕微破裂出血。一般損傷的是表皮至真皮淺層,出血不會很多。
錯誤的做法
貼個創可貼,過幾天自己就好瞭!
正確的做法
問
那像你這樣說,感覺就沒有需要貼創可貼的時候瞭啊?傷口小的你說不能貼,傷口大瞭又不夠貼。
答
新鞋子把腳磨出泡瞭貼張創可貼還是管用的。
2
切割傷
一般都是被刀、剪刀、玻璃碎片,或者是其他鋒利的東西(運氣不好的時候新嶄嶄的一張A4紙也是冤傢)割傷的!
錯誤的做法
在傷口上撒點兒香灰、土或者是面粉止血。
這樣做的人感覺又是“聽奶奶、婆婆、老輩子講那過去的故事”聽多瞭。
以上粉劑,不管是什麼粉劑(包括粉劑藥物),對於人體來說都是無法吸收的異物,會加劇炎性反應,誘發肉芽腫病變。
另外,這些未經消毒處理的粉劑會給傷口帶來難以預知的污染,增加清創難度,可能使傷口感染化膿。如果細菌進入血液到全身,還會引起敗血癥。
正確的做法
止血要用醫用紗佈、棉球,或者清潔的佈類壓迫傷口止血。
手指一般性切傷或割傷,可以局部壓迫止血。
如果傷口流血不止,且流血較多,應緊壓手指兩側動脈,在施壓20分鐘後,一般可以止血。
壓手指兩側示意圖
如果傷口深、大,緊到壓迫都還止不住血,要趕緊去醫院縫合止血!去的路上可以使用止血帶,綁在上臂(不是前臂哈,前臂反而會加重出血)。
特別提醒
上止血帶是有技術含量的活路,為瞭保證手不壞死,止血帶不能綁的太緊,而且每隔1小時要放松5-10分鐘,不要捆太久。
3
燒燙傷
一般來說夏天時燒傷、燙傷會增多,如是僅僅是皮膚有點發紅,起個小泡兒,面積不太大的話,一般可以自己處理。
錯誤的做法①
燒燙傷用冰塊冷敷傷口!
你們摸著自己的良心回答一下,不管是自己燙到還是別人燙到,有沒有拿冰敷過燙傷的傷口?
有,是不是?
很正常,想當初我們也幹過這種事!機智地認為可以給受傷的皮膚降溫,其實大錯特錯。
的確,剛被燒燙傷的傷口處會有大量餘熱,需要做降溫散熱的處理,否則會燙傷深層皮膚,造成更深程度的燒燙傷,但冰塊的溫度過低,反而會導致傷口的惡化。
正確的做法
用流動的自來水沖洗20—30分鐘,沖洗的水溫在15-20℃,不能低於8℃,以免發生凍傷。
問
那用礦泉水、純凈水沖可不可以?
答
可以,但必須是常溫的,不要買冰凍的!
錯誤的做法②
燙傷瞭趕緊抹一坨生蘆薈塗一下傷口,不留疤不留痕!
蘆薈有護膚作用沒有錯,但是我們說的是經過一系列專業科學程序提取的蘆薈膠之類的東西,而不是你們傢陽臺上、花園邊栽的生蘆薈。
不要以為自傢養的就純天然、無添加,其實很多人對生蘆薈是會過敏的。
塗瞭可能就不是傷口那一坨紅,而是你整個身上都紅哦。
正確的做法
用自來水沖洗後,如果被燙傷後的皮膚完整沒有破損,可以用有舒緩作用的藥膏醫用蘆薈膠塗在受傷處。
多提醒一句:如果皮膚有破損,也不能塗哈!
錯誤的做法③
身上被燙傷瞭不能脫衣服,脫瞭反而容易感染!
脫個衣服而已,感染個鬼啊!不脫才要遭殃。
正確的做法
燒、燙傷後,應該遠離制熱源,並小心脫掉燒燙傷處的衣物,讓傷口裸露。
但是,大傢要註意瞭,因為燙傷、燒傷的患者可能衣服會粘在皮膚上不方便脫下來,千萬不要用力扯,否則連皮帶肉地扯下來,會造成二次傷害!
建議用剪刀剪開比較穩當!但是,動剪刀的人也要選好哦,千萬不要選心理素質不好的人,萬一手抖再戳到傷口……
要是實在不敢下手,趕緊送醫院請醫生處理哈。
錯誤的做法④
燙傷、燒傷處塗上牙膏、豬油、醬油、鹽水……
不管是AAAA級的醬油,還是生態豬熬的豬油,或者是國外進口的橄欖油,這些油塗上去隻會阻礙傷口熱氣的散發。
更嚴重的是,塗抹這些鬼東西還會有礙醫務人員對傷情的判斷,為清創帶來難度,造成繼發感染。
正確的做法
前面說瞭,自來水先沖,然後去醫院!
錯誤的做法⑤
燙傷出現小水泡兒,自己把它戳破!
“醫生,我戳之前網上查瞭如何消毒的,拿酒精、碘伏把針擦瞭好幾遍才戳的!不會感染!”
沒有感染隻能說你運氣好!
正確的做法
燙傷出現水泡,沖洗後用醫用紗佈覆蓋包紮。
如果水泡較小,幾天後會自行吸收。如果水泡較大,千萬不要自己把水泡戳破,這樣可能會增加感染幾率,需要在嚴格的無菌消毒下低位引流。說人話就是,要去醫院戳才得行!
4
刺傷紮傷
錯誤的做法
被劃個小口,去啥子醫院,嬌氣!
不要小看這種小口,被釘子、玻璃等銳利的物品刺傷,因為傷口窄、深,細菌不易被排出,特別容易感染。
尤其被釘子這些生銹瞭的金屬物刺傷,無論傷口多小,都有患上破傷風的危險。
玻璃碎片就更不能忽視,因為小,所以可能傷害到肌肉或血管,一旦處理不當,會導致深部組織的損傷。
正確的做法
自己再怎麼處理都不靠譜,趕緊去醫院才是正經事。
還有這四類常見的傷口該咋辦
1
異物嵌入傷
玻璃渣、木頭屑等異物刺入瞭皮膚,是取還是不取呢?
肯定是要取出來的,先用消毒過的小鑷子等工具將異物取出來,再清洗傷口,然後塗碘伏,包紮傷口。
如果自己取不出來或者下不瞭手,趕緊去醫院。
2
擠壓傷
被箱子、鐵塊壓到,或者是被門夾到咋辦?
如果是輕微擠壓傷直接冷敷,等它過幾天自己就對瞭,但如果是皮膚內部有大片紫紅色淤青,疼痛也沒有緩解,還是要去醫院。
3
皮膚撕裂傷
這個多半是受到嚴重的摔、撞擊將表皮、真皮全部撕裂,傷口一般不整齊、不規則,而且多數出血較多,在按壓止血的同時,迅速去醫院!
4
大創傷斷肢
遇到斷肢或斷手指時,既要保護好創面,更要將斷肢冷藏好,及時地送到醫院,盡量為斷肢再植成功創造條件。
註意冷藏方法要正確
將斷指或斷肢使用清潔的保鮮袋裝好,外面使用冰袋保持低溫狀態。切記不能直接將斷指、斷肢浸泡在冰水或其它液體中 !
關於傷口常見的誤區
誤區1
傷口有點感染瞭,吃點抗生素,或者用抗生素敷傷口。
傷口如果感染瞭,需不需要吃抗生素、吃哪種抗生素需要由醫生來判斷;如果已經感染形成膿腫瞭,更是需要醫生來做膿腫引流手術。
局部使用抗生素對傷口的愈合是沒有好處的,不僅影響傷口的正常炎性反應過程,還可導致耐藥菌株的產生,影響傷口正常愈合過程。
誤區2
傷口結的疤千萬不要去摳,摳瞭就遭瞭!
如果是正常結的疤可以不用管,等它自己脫落就對瞭。
但是,如果傷口結痂周邊有紅、腫、液體流出,說明傷口存在問題,必須揭掉痂殼查看情況,清洗分泌物,並作相應處理,盡快促進傷口愈合。
誤區3
對傷口烤燈或者用電吹風保持幹燥,加速傷口恢復。
幹燥環境下雖然一定程度上可能會減少感染的發生,但是不利於肉芽生長及上皮細胞覆蓋,會導致傷口愈合的延遲。
烤燈和電吹風還導致傷口局部溫度升高,而傷口最佳愈合溫度是接近體溫的37℃左右。
誤區4
傷口上的藥換得越勤快越好,尤其是夏天。
隻有在傷口敷料浸濕、污染,或者傷口有感染時才需要增多換藥次數。
傷口換藥時間是根據傷口具體情況(傷口性質、變化情況、分泌物多少、氣味等)來決定的,並不是藥換得越頻繁,傷口就好得越快。
傷口的生長需要合適的溫度、濕度,過度換藥不斷改變傷口局部愈合環境,反而不利於傷口愈合。
來源:四川大學華西醫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