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一則新聞著實讓人心疼。
由於此前北京疫情的出現,多地進行核酸檢測排查,由於正值夏日,連日高溫,讓這些身穿緊閉防護服的醫務人員以及社區工作者更加辛苦。
一位護士由於體力不支而中暑倒地,事後卻致歉,聲稱自己給大傢添亂,隨手被送往醫院救治,但並無大礙。
要知道,近幾日中午北京氣溫35℃,地表溫度最高達到40℃,醫護人員還需要穿著厚重的防護服,在密不透氣的防護服,跪地工作。
(圖片來源:新浪微博截圖)
據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新聞發言人高小俊表示:截止14日,北京市核酸檢測機構一共檢測76499人,陽性案例為59份,有待診斷陽性診斷為11份。
而從16日開始,北京豐臺區嶽各莊市場的商戶和職工將進行核酸檢測,大概涉及60000餘人。
在北京持續高溫中,身穿密閉防護服的醫務人員全身已經濕透,一組組照片不斷刷屏,也贊頌這些醫務人員的偉大。
(圖片來源:新浪微博截圖)
但問題是,為何就不能給這些醫務人員進行防暑降溫的準備呢?
每一個“中國速度”的背後,都有一群負重前行的人
一夜之間,北京告急,疫情防控又重回疫情暫時的狀態,這座城市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排查20萬人背後,背後都是一群負重前行的疫情防控一線的工作人員。
(圖片來源:新浪微博截圖)
他們為瞭贏得防控之間,爭分奪秒,在烈日下持續堅守;
他們晚上加班加點,繼續采集,凌晨一點,累到席地而躺;
他們脫掉防護服,衣服早已濕透,摘下手套的雙手也被汗水泡透;
他們輪換下來就在路邊吃飯,然後繼續投入工作;
(圖片來源:新浪微博截圖)
這些一線傳來的照片,一段段現場的視頻,無時無刻都在歌頌抗疫工作者的無私奉獻。
但問題是,大夏天連個遮陽傘都沒有,在烈陽下全副武裝給人做檢測,晚上就枕著醫療垃圾袋席地而睡。
這些雖然感人,但卻毫無意義,任何“偉大”往往都是受益者對不合理的讓利方(讓出本屬於自己利益)的一種安撫。
有不少朋友質疑,為何醫務人員就不能搭個棚,或者弄個風扇吹一吹呢?
事實上,咱們不能僅僅一味歌頌醫務人員工作者,更多需要對醫務人員的尊重,應該形成社會共識,而不是口號式引導。
而這種社會共識的前提,是需要體制的保障以及醫務人員工作者的努力,不能單獨要求患者體諒醫務人員工作者。
(圖片來源:新浪微博截圖)
而是需要在公平透明的體制下,人人平等的法治約束下,醫務工作者的工作精神和救死扶傷的重要性,讓他們能夠足以贏得社會最廣大群眾的尊重。
因此,一千一萬句的“謝謝”、“辛苦”以及“感動”,都不如改善醫療人員的工作環境,發放補貼。
不過好在有好消息傳出:根據最新的消息,北京市現已經采取擴大和增大檢測力量,優化檢測流程,優化檢測環境,采取輪休等措施,能夠為這些核酸檢測的醫護人員創造更好的工作環境。
也許不必頌揚醫務工作者,讓他們活成白衣天使本應有的樣子就好。
借用網絡一句我很喜歡的話:
尋常人的共情,無法投射在天使身上。
我們的同理心,隻會在同類身上發生。
隻有當醫護人員和我們站在一起,成為朋友、兄弟、共同受難的災民,我們才能開始慈悲。
<
p class=”ql-align-center”>